

小米,真有出色!
2023年10月31日
小米,真有出色!
上一篇文章分享香港房地產市場的看法, 認為減辣有機會加速房地產市場調整的風險。 背後核心道理很簡單,政府在一直實行房地產辣招原意是管理需求, 希望需求減少, 然後樓價升勢就會放緩。結果, 需求的確大幅減少, 可惜他們沒有想到, 二手樓市供應量因辣招也大幅萎縮,結果政府越壓越升。2009年1月至2021年8月, 樓價上升了 2.4倍! 上升速度堪稱世界之冠,在 2019年香港成為全球最高樓價的城市,在2022年香港連續13年成為全球樓價最難負擔的城市。
到現在樓市已經進入明顯的熊市狀態, 如果減辣的目的是希望增加需求, 結果有機會出現...
by 黃智文 —
Jan 23, 2025
2023年10月
減辣了,加快樓市調整!
2023年10月27日
減辣了,加快樓市調整!
幸好我是在週二分享文章, 否則就是執“人口水尾”了。
在當天的星級⭐️問與答環節中,我分享了一個關於散戶和主流媒體的觀點:他們認為美國十年期長期債券利率上升到5%的主要原因是美國的無節制發債。他們認為,由於發行量增加,投資者需要更高的利息來補償。有些人甚至認為,投資者已經對美國債券失去了信心,美國的債務危機一觸即發。
我詳細解釋了我認為這些觀點存在的嚴重缺陷。我直接指出,長期利率的上升可能反映了長期投資者不再認為未來經濟將陷入深度衰退。他們可能認為,美國的中長期經濟增長將比先前預期的更為持久,因此對長期債券的投資利率...
by 黃智文 —
Jan 23, 2025
2023年10月
減/撤辣,加速港樓下瀉?
2023年10月24日
減/撤辣,加速港樓下瀉?
過去一兩年來,房地產商和房地產經紀公司都在為自身利益發聲。在樓市交易放緩的時候,他們會向政府提出許多建議,期望香港特區政府在樓市調控措施上放寬。他們公開表示擔憂香港房價的持續下滑,但實際上,他們最關注的無疑是交易量。只有有交易,他們才“有飯開”,因此他們提出這些意見也是可以理解的。
他們主張特區政府應該放寬樓市調控,認為這樣可以緩和香港樓市下跌的壓力,避免更多人陷入負資產的困境,並且對香港的經濟發展產生影響。許多市場參與者受到他們的言論影響,簡單地認為只要撤銷相關的樓宇調控措施,樓價就能恢復穩定。前特首梁振英也明確指出,現在...
by 黃智文 —
Jan 23, 2025
2023年10月
美股勢創新高 靠科技動力
2023年10月20日
美股勢創新高 靠科技動力
以色列的情況暫時尚未穩定,加沙的人道危機確實令人感到憂心,看來和平之路仍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顯現。我在前一篇文章中分享,目前世界上尚未有任何一個政權願意直接對抗美國的軍事力量,因為歷史的教訓在前,誰會願意成為下一個伊拉克的薩達姆或利比亞的卡達菲呢?即便是俄羅斯總統普京,也明白這個遊戲的規則,他在烏克蘭的戰爭中完全避開了美國的代理機構,北約的任何部分,沒有越界的行為。當然,邊緣摩擦的事件是難以避免的,伊朗顯然就是一個推動者,透過使用其他的代理人,使得整個情勢持續不穩。
拜登的以色列訪問,無疑已向以色列明確傳達了何事可行,何事不宜...
by 黃智文 —
Jan 23, 2025
2023年10月
AI投資 超越晶片視野
2023年10月17日
AI投資 超越晶片視野
在上一遍文章分享到,我們提到許多人對技術顛覆帶來對就業市場的影響感到不安,甚至選擇避而不談,認為這可能對自己的收入構成威脅。然而,從1870年開始,技術顛覆實際上已經成為了世界的常態,過去一百五十年來這個現象一直在不斷發生。事實上,許多我們現在所見的工作崗位,在四十年前甚至不存在。例如,涉及互聯網、電信、軟件和硬件開發的職位,這些都是由於科技的發展和技術的顛覆所帶來的新工作崗位。
實際上,過去幾十年的歷史已經證明,對投資者來說,技術顛覆一直是獲取豐厚回報的投資機會。例如,在過去的20年裡,很多由技術革新所帶來的投資機會,如亞...
by 黃智文 —
Jan 23, 2025
2023年10月
科技板塊,未來投資重點
2023年10月13日
科技板塊,未來投資重點
Happy Friday!
先說明,未來幾篇文章的內容是建立在您已經理解以下投資原則的基礎上,敬請注意:
“投資科技股的最佳時機通常是在投資週期的春季,第二選擇是夏季,投資者在期間儘量保持持有或增持。 可惜,大眾在這個階段會受人類天生的投資盲點而喜歡不停出出入入,早期持貨較少,獲利不多;
一旦投資週期進入秋季,即使是更強大的科技股也通常難以逃脫價格暴跌的命運,因此必須盡快進行減持。這已經被過去20年的歷史多次證實,幾乎沒有例外。例如,在2021年11月至12月我的文章和短片中分享預期:“2022年美股包括科技股不要...
by 黃智文 —
Jan 23, 2025
2023年10月
以色列受襲,注意這一點!
2023年10月10日
以色列受襲 注意這一點!
以色列正面臨著一場近代未曾經歷過的嚴峻挑戰。我相信,至少在當前,這一情況對全球金融市場的影響應該相對有限。然而,我們也需要密切關注可能的變化。
10月7日凌晨,哈馬斯 - 勒斯坦的激進組織,對以色列發起了一場大規模炮擊,總計超過5,000枚炮彈。這起攻擊造成了至少300人的死亡,超過600人受傷,並且還有超國3百名軍人和平民被挾持。這是自1973年贖罪日戰爭以來,以色列所遭遇的最慘烈的一天。
首先,我們必須認識到,發起五十年來最大規模的海、陸、空綜合攻擊,至少需要兩個月或更長時間的準備,並且需求的人力資源也絕不僅僅是幾個...
by 黃智文 —
Jan 23, 2025
2023年10月
為何港股,屬非主流投資?
2023年10月3日
為何港股 屬非主流投資?
這個星期五有舊客戶好朋友從歐洲回來相聚, 因此休刊一天。
國家統計局宣布,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於9月份回升至50.2%,這是4月以來首次回到擴張範疇,較8月份上升0.5個百分點。同時,9月的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9,結束了五個月的連續下滑。另外,根據文化和旅遊部的數據,中秋節和國慶節連假的首三天,旅遊人數達到3.95億,比去年同期增長75.8%;旅遊收入達到3422億元人民幣,增長了125.3%。這些數據支持我過去一個月的觀點,即中國經濟正在逐步走出低谷,並且有機會進一步加快,這一點增加了外國投資者看中國企業的盈...
by 黃智文 —
Jan 23, 2025
2023年10月
港股續沉淪 美元何時見頂?
2023年9月29日
港股續沉淪 美元何時見頂?
阿里巴巴分拆業務的消息充斥著天空,最初公布最快上市的是盒馬,後來市場推測可能是雲計算,最新正式向交易所申請的是菜鳥。這確實與我在2023年3月31日,在阿里巴巴未正式公布分拆具體時間表之前,發表的文章的預期完全一致:
當時原文:
“不過由於雲端服務已重點奮鬥超過五年了,已上了軌道, 屬於已經實現盈利的業務體(EBITA 是正數), 理應沒有急切集資的需要。 我認為最具備集資需求及能力的是旗下物流業務菜鳥。它具備大量增長空間,但還需要大量投入資本開發。 菜鳥業績是這麼多部門中在去年增長最強勁的,達到+20%, 營業額一年...
by 黃智文 —
Jan 23, 2025
2023年9月
創投基金 100x 回報思維
2023年9月26日
創投基金 100x 回報思維
一直以來, 大部份富豪的投資組合裡也會包含私募基金、創業投資基金和風險投資基金, 佔據富豪投資組合的大約15%-20%。在私人銀行,這些都是常見的投資選項。這些基金主要投資於未上市的私人企業或項目。這些投資項目的特點是缺乏流動性,並需要承諾長期的投資期限,例如4年至12年不等。與一般互惠基金完全不一樣,這些投資機會不對普通投資者開放,只有符合專業投資者標準的人才能參與。 即是必須要擁有8,000,000港元流動資產才符合資格, 而每一筆投資最少是30萬至50萬美金。
大型私人銀行,他們通常只會提供一些國際性,已經擁有超過...
by 黃智文 —
Jan 23, 2025
2023年9月
成功投資者 思維都一樣
2023年9月22日
美國股票市場這段時間持續下跌, 標普500指數八月以來出現了三次裂口低開大陰燭(即是開市後持續悲觀沽貨到收盤)的情況。 回看這是2023年1月以來持續升浪裡不曾見過的。
相信這個平台的朋友對此一點也不會覺得奇怪。 無論是根據我一直以來所說的九月十月, 市場資金有機會非常緊張, 行情傾向十分波動也好,還是根據多月前我一直強調市場對通漲因素太麻木樂觀,今年最低通脹率其實已經出現, 油價持續高企將會令通脹預期持續升溫,這將加劇市場動盪的看法也好,大家多多少少一定有心理準備, 不會貿然過度冒險。
而美元指數繼續與我們預期的方向前進, 勢如破竹之趨勢, 資金持續...
by 黃智文 —
Jan 22, 2025
2023年9月
是否移民?3大考慮因素
2023年9月19日
昨日香港的頭條新聞無疑是林作和網紅KOL因涉嫌與JPEX加密貨幣交易商的問題而被捕。報導指出,香港警方正在對所有曾經推介該交易商的夥伴進行深入調查,包括其他的KOL。最新的數據顯示,可能有高達1400名投資者受到影響,涉及的金額可能超過十億。實際上,根據香港證監條例,任何無執照的個人若在其頻道推薦或建議或誘使他人使用證券公司或交易商的服務,甚至只是發布一條相關超連結,並因此獲得利益,都有可能違反相關法條,可能面臨監禁。若相關機構涉及詐騙,合作夥伴的責任將更為嚴重。此外,該交易商昨日竟發佈新聞稿,稱由於證監會的指責導致其營運出現問題,因此無法為投資者正常提取加密...
by 黃智文 —
Jan 22, 2025
202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