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開炮 🧨 中國重錘還擊?
28.2.2025
【5分鐘閱讀】
特朗普又來了!
兩個月內,他對中國甩出20%關稅重拳,來勢洶洶,擺明要把貿易戰燒成燎原大火。這不是普通的經濟動作,而是赤裸裸的閃電戰,試圖打亂中國陣腳,讓人忍不住問:中國扛得住嗎?會反擊嗎?
關稅衝擊有多狠?
兩個月從10%關稅跳到20%,速度之快堪稱瘋狂。對比2018年貿易戰,美國花了近兩年才把關稅從3%推到15-19%,企業還有喘息空間。如今,特朗普60天內直飆20%,對中國出口商來說,毛利本來就薄(如20%或更低),這一刀直接砍到骨頭。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對美出口約4389億美元,佔GDP的2.36%。經濟模型估算,20%關稅可能讓GDP增長跌0.3-0.5個百分點,聽起來不小,但致命嗎?未必。中國經濟的韌性遠超想象,內需和高科技崛起早已撐起半邊天。可問題在於:如果關稅再加碼到35%甚至65%,會不會壓垮底線?這背後的算盤耐人尋味。
特朗普的「笑裡藏刀」
特朗普的套路並不新鮮。他最初加10%關稅時,公開誇習近平「偉大」,語氣友好;再加10%,還是笑臉迎人。這不是談判,而是「凍過水」——富豪圈的慣用戰術:表面熱情,內裡冷酷,根本沒打算坐下來談。他要先壓你一頭,試探你的底線。看看加拿大和墨西哥就懂了:3月4日起,特朗普對兩國加徵25%關稅,理由是芬太尼危機,但誰看不出真實意圖?兩國獲得美國延遲執行關稅三十天,以為自己過了關,然後當特朗普無到,認為他只是吹水。事實上,墨西哥對美出口佔GDP近28%,加拿大近20%,現在特朗普發火,真打25%關稅,可能讓兩國經濟增長跌3-5%。他們沒Plan B,到時經濟大崩潰。痛苦過後,最後只能求饒,相信這是特朗普現在的預期。中國呢?對美國出口佔GDP比僅2.36%,底氣明顯更足,但特朗普的狠勁不容小覷。
中國會怎麼接招?
這場戰鬥不只是數字遊戲。20%關稅下,中國沒急著求和,說明早有預案。可反擊會怎麼打?簡單關稅還擊不夠,內循環加速、精准狙擊美國痛點可能是起手式。但這背後的深意是什麼?勝算有多大?答案沒那麼簡單。
詳細分析,請繼續觀看Pro 版
【15分鐘閱讀】
特朗普又開炮了!這次他把槍口對準中國,短短兩個月內連甩20%關稅重拳,來勢洶洶,擺明要把貿易戰燒成一把燎原大火。
這種局勢是不是有點眼熟?其實,早在2月4日的文章「特朗普,威脅再升級?」中,我就提到過,他可能會在短期內再加大對中國的關稅壓力。當時我寫道,10%或許只是個開始,後面可能逐步加碼,最終達到35%或更高,因此預期市場巨大波動在所難免。
關稅急升,中國出口壓力有多大?
短短兩個月,中國對美出口商品的關稅從零星幾個百分點暴漲到20%。這是什麼概念?一般中國商品賣到美國,毛利通常不超過20%,有些行業甚至更低。回想2018年貿易戰,美國對華關稅從平均3%升至15-19%,整整用了近兩年時間才完成,一般企業有足夠的時間作準備適應。如今,特朗普僅用不到60天就推高到20%,速度之快讓人咋舌。這不僅是經濟壓力,更像是一場閃電戰,試圖打亂中國的陣腳。
特朗普的「凍過水」談判術:笑裡藏刀的套路
特朗普的談判手法,說穿了就是富豪圈的慣用套路。我這些年見過不少超級富豪,他們的思維模式驚人相似:當他們笑臉相迎、拍肩讚美,甚至說「合作愉快」時,別高興太早——這多半是「凍過水」,意思是他們壓根沒把你當回事,連半秒都不想浪費。但如果他們板著臉挑你的刺,甚至當眾批評你,指點你的不足,恭喜你,這才是機會的信號。為什麼?因為對這些大佬來說,時間比黃金還貴,他們願意花心思跟你「計較」,說明你至少有點價值,值得他們關注。這是談判的基本起點。
看看特朗普對中國的態度:最初10%關稅出台時,他公開誇習近平是「偉大的領袖」,說兩人關係「非常好」;不到一個月再加10%,他還是那副友好語氣。這是什麼意思?他根本沒打算跟中國坐下來談!從當選後迅速宣布關稅,到第二波加碼,中國沒公開游說,特朗普也沒主動邀談。這20%關稅不是談判籌碼,而是既定事實——他要先壓你一頭,試探你的底線,而不是尋求妥協。這就是典型的「凍過水」:表面熱情,內裡冷酷。
加拿大與墨西哥:被逼到牆角的鄰居
中國不是特朗普唯一的目標。他還把關稅大棒揮向加拿大和墨西哥,計劃從3月4日起對兩國商品加徵25%,理由是回應芬太尼危機。但背後的算盤誰看不出來?過去20多天,加拿大高調喊話,說自己資源夠硬,不怕美國壓力;墨西哥則遲遲拿不出讓特朗普滿意的妥協方案。結果呢?他們低估了特朗普的狠勁,以為他只是「吹水」,這下可踢到鐵板了。
特朗普的策略很簡單:先給你一記重拳,讓你痛得受不了。加拿大和墨西哥不像中國,沒什麼Plan B。數據顯示,墨西哥對美出口約5059億美元,佔其GDP(1.81萬億美元)的27.9%;加拿大對美出口約4210億美元,佔其GDP(2.14萬億美元)的19.7%。一旦美國加徵25%關稅,根據多個經濟模型測算,墨西哥經濟增長可能下跌3.5%至5.4%,加拿大下跌3%至5%,直接陷入較深的衰退。對這兩個長期依賴美國市場的國家來說,這是致命一擊。當經濟崩不住時,他們只能回頭求饒,乖乖讓步。這就是特朗普的劇本:讓對方先崩潰,自己再佔上風。
中國扛得住嗎?負面但不致命
20%關稅對中國肯定有影響。根據2024年貿易數據,中國對美出口約4389億美元,佔GDP(18.6萬億美元)的2.36%。經濟模型估算,這一關稅可能讓出口價值減少約1307億美元,對GDP的直接衝擊約980億美元,相當於增長率下跌0.3至0.53個百分點。如果啥都不做,2025年經濟增長可能從5%掉到4.7%-4.47%。假如關稅最終飆到65%,GDP增長率可能再跌1.1%-1.6%,降至3.4%-3.9%。
聽起來嚇人?其實不然。相比加拿大和墨西哥,中國的經濟韌性強得多。2.36%的出口占比遠低於過去,而且內需和高科技產業已經撐起大半江山。20%關稅雖是負面,但絕不致命。更別提,中國手裡還有不少牌沒打。
為什麼中國要反擊?經濟與政治的雙重考量
特朗普這兩個月猛加20%關稅,表面上是貿易戰升級,但對中國來說,反擊的意義遠超經濟數字。中國走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路,既有市場活力,又有政府引導,能靈活應對外部挑戰。但所有政策背後,核心目標是啥?習近平2023年6月說得清楚:「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的原則,第一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不只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更是國家穩定的根基。
領導靠什麼?人民的認可。而人民認可靠什麼?除了實實在在的生活改善,還得有民族自豪感。美國這波關稅攻勢,像極了霸凌——短時間內連番加碼,試圖壓垮中國經濟。如果中國軟弱退讓,不僅經濟受損,更會讓人民失望。過去幾十年,中國從一窮二白走到今天,人民對國家的信心是這份奮鬥換來的。如果在美國壓力下低頭,等於否定這段歷史,動搖民眾對黨和國家的信任。
所以,反擊不只是經濟需要,更是政治姿態。中國要告訴人民:我們不怕美國,不會被欺負。回顧2018年,對美出口佔比高達20%,中國準備不足,被迫談判讓步。但2024年的中國不一樣了,對美出口占比降到13%,內循環和高科技崛起讓底氣更足。特朗普第一波10%關稅來時,中國沒急著求和;第二波再加10%,依然淡定。這說明20%關稅早就在預案中,反擊已箭在弦上。這不僅是對美國的回應,更是對內凝聚信心、對外展現意志的關鍵一步。
中國的反擊怎麼打?內循環加精准狙擊
面對特朗普的炮火,中國不會只簡單還幾個關稅了事,而是會打出一套多維度的組合拳。首先,內循環會加速,政府可能加大基建投資、刺激消費,把出口損失的缺口補上,穩住5%的增長目標。美國越是打壓中國的出口,中國國民生產總值在某一部份出現缺口,作為行政主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中國會把天秤扭向另一邊補償這個缺口,目標達致習主席2025年增長目標約5%,而天秤的另一邊就是機遇。
其次,針對美國的精准打擊也可能上場。這些招數既能反制壓力,又能讓美國感受到切膚之痛。我們可能需要避開相關股票和板塊。
下週二我們再深入聊聊。
* 以上圖片均來自互聯網的公開來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