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大喜訊🥳:我一位60歲學生,如何逆襲成5億資產管理人?
23.07.2025
今日,我想分享一個令我非常感動,也極具啟發性的真實學員故事。
主角是一位我非常敬佩的學生,今年60歲,在香港地產工程界已經是打拼了30年的資深前輩。
一年多前,他剛轉到一位新公司老闆旗下,老闆當時交給他一個任務:幫忙兼顧打理公司約港幣2000萬港元的資金。他當時曾自嘲,自己的投資學識,可能只停留在「小學程度」,所以最穩妥的做法,就是將資金純粹做定期存款。
故事的轉捩點就在這裡。
最近,他高興地告訴我,同一個老闆,現在已將港幣5億港元的資金交給他,讓他全權負責投資管理,而且後續資金陸續有來。
在短短一年多,管理的資金規模躍升25倍,由只做定期存款,到現在有債券、股票、對沖基金、外匯,並做出成績來。這背後信任及能力層級的躍升,是天淵之別。我好奇地問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他的回答很簡單,但卻是我教學理念的核心。他說:「我只是將你課堂及過去一兩年文章教的風險管理同資產配置邏輯,持續地向老闆匯報,並在管理較小資金時真正應用出來,最終做出了老闆十分滿意的好成績!」
這個真實的案例,完美地印證了我一直堅信的幾件事:
-
一套專業的思維框架,遠比任何履歷都更有說服力。
-
你的過往行業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是否有學習和改變的決心。
-
這也解釋了,為何我們從不追逐圖表,而是堅守中長線投資策略。
這個故事,以及其他許多同學脫胎換骨的成功例子,讓我每次回想起過去五年一直獨自深耕投資教育事業的點滴,都覺得一切是值得的。
坦白說,這遠比我過去在私人銀行,以投資顧問身份為富豪們管理資產要困難百倍。做顧問,我只需要運用我的學識和經驗,直接給出答案,對我而言是一個相對簡單的「給魚」過程。
但做投資教育,特別是我所堅持的這種深度教學,是一個艱難得多的『授人以漁』的過程。我需要設身處地代入每一位學員的獨特處境,將複雜的理論,轉化為他們能理解的語言和能執行的系統。
這五年來,是無數個深夜的獨自研究,是課程內容與公開貼文一次又一次的修正和迭代。在過程中,我不斷地反問自己:這樣的內容,真的有用嗎?這樣的表達,同學們會更容易理解嗎?這樣的案例,能達到『刻骨銘心』的效果嗎?箇中的艱辛與孤獨,不足為外人道。
坦白說,這份挑戰的巨大,遠超我人生中任何一次的考試或任務。
不論是攻讀碩士、還是在瑞銀內部面對一次次的晉升考核,甚至是以往想辦法認識超級富豪們、為他們設計投資方案、協助管理數以十億計的資產——它們都有清晰的路徑可循。
但『如何將一套專業的思維,真正植入另一個人的大腦,並陪伴他成長』,這件事,沒有標準答案,挑戰是無限的。
但每當我收到像今次這樣的喜訊,知道有學員因為這套系統,這些貼文,而真正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贏得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和機遇時,我就確信,我正走在一條更有意義的道路上。
為富豪賺錢,只是錦上添花;但能夠賦予一位認真的中產人,一套能保護自己、令財富增值、可以終身自用的能力——這份滿足感,是無可比擬的。
我會繼續前進並加快步伐。
我一直唯一的夢想,就是在我有生之年,能夠累積成千上萬個,像這位60歲前輩一樣的成功蛻變故事。
感恩有你,與我一同見證並參與這個夢想。🫶🏻
追夢投資人・黃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