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投資血本無歸的😵是多巴胺 🧬(短片🎥+文章版)
18.06.2025
今天開始,除了追夢黃金思維Pro外,追夢黃金思維Max也會進入Beta 測試階段。
【✨ 全新欄目・為您的投資智慧加速 ✨】
在投資的漫漫長路上,我們最大的敵人往往是自己的「知識盲區」。您是否曾在市場波動時,腦中閃過一個疑問,卻無從解答?或者,您是否好奇過,其他成功的投資者,他們關注的是什麼?他們又會如何提問?
真正的成長,不僅來自解決自己的問題,更來自觀察和理解「別人問的問題」。 這能讓我們跳出個人思維框架,以數以倍計的速度拓寬認知邊界,窺見專業投資者的思考全貌。
為此,我特意推出全新節目於MAX版:《追夢問答成長路》。
每週一,我會親自錄製節目,深度解答會員們提出的疑問、策略困惑。您的每一個問題,都將成為我們共同學習的基石;而社群中每一個精彩的提問,都可能是點亮您下一個投資靈感的火花。
歡迎各位點擊以下按鈕提問,我會在節目中回答。
(注意:此發問按鈕將於下一次追夢黃金思維放在最下面的欄位)
【5分鐘閱讀】
在未來挑戰重重的金融市場,你最強大的對手,並非虎視眈眈的機構大戶,也不是變幻莫測的市場本身。要贏,我們必須先戰勝鏡子裡的那個人。
現在讓我們暫時停下來,回到那個你可能不願回首,卻又無比清晰的時刻。
也許是某個深夜,你盯著螢幕上不斷跳動的紅色數字,大腦一片空白,無法相信眼前發生的事。真的輸了好多錢,情況不妙,於是立刻沽貨止蝕離場。交易完成的那一刻,世界安靜了。但隨之而來的是巨大的空虛、懊悔與自我懷疑。
回想一下,在止蝕離場前幾個月、甚至僅僅幾星期前,你是何等的意氣風發。你發現了一隻「冇得輸系列」股票,它的故事如此動人,它的前景如此光明。你做了「研究」,身邊的朋友、媒體的報導,似乎都在印證你的判斷。那是一種混雜著興奮、貪婪與自信的感覺,你彷彿窺見了通往財富自由的秘密通道。你深信不疑,這一次,絕對不同。於是,你投入了一筆可觀的資金,那是你多年辛苦工作的積蓄,是你家庭未來的保障。
初期,市場給了你甜頭。股價上漲,賬面上的盈利讓你更加堅信自己是個天才。你甚至有些後悔,為何當初沒有更大膽一些?於是,你加碼了。
然後,風向變了。起初只是微跌,你告訴自己:「只是正常調整,是吸納的好時機。」但跌勢並未停止。你的自信開始動搖,興奮變成了焦慮。你開始瘋狂地刷新報價,試圖從新聞中找到一絲半點的利好消息,但看到的卻是越來越多的負面分析。你開始懷疑,那些當初讓你深信不疑的優點,是否只是你的一廂情願?
最後,當虧損的數字超出了你心理承受的極限時,恐懼徹底吞噬了你的理性。昨日的「股神」思維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原始的念頭:「逃!現在就逃!必須停止這場噩夢!」於是,在市場最悲觀、股價最低迷的時刻,你按下了賣出鍵。
交易完成的那一刻,世界安靜了。但隨之而來的是自我懷疑。「我當時究竟在想什麼?」這個問題,像一根針,反覆刺痛著你的心。你明明是一個在事業上精明幹練的專業人士,一個能為家庭遮風擋雨成熟的人,為何在投資世界裡,卻像一個幼稚的賭徒,一次又一次地重覆這個追高殺低的宿命?
今天,我將為你揭示這個問題的答案。
這個答案,我們必須清楚理解其背後的邏輯,才能有意識地刻意防範。否則,根據我十多年來對行為財務學的研究及無數案例的印證,方才提及的循環將會在我們人生的某個時刻再次出現。今日的答案,或許與您讀過任何一本投資書籍都不同。因為問題的核心,不在於財務報表分析,而在於我們的大腦;不在於我們的智商,而在於我們的生物本能。
我們之所以會犯投資錯誤,並非因為愚蠢,恰恰相反,是因為我們正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人類。
詳細分析,請繼續觀看Pro 版
👇👇 點擊下圖觀看Pro 短片(約 13 分鐘),比閱讀更有趣🤗
【15分鐘閱讀】
在解開這個投資謎團之前,讓我們先將視線從冰冷的K線圖移開,回到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的青春歲月。
從青春到中年/年長:我們都經歷過的愛情濾鏡
還記得年輕時,你第一次瘋狂地愛上一個人嗎?那種感覺,是整個世界都圍繞著她旋轉。在你的眼中,她的一言一笑都充滿了魔力,她的所有優點都被無限放大,而那些微不足道的缺點,則被你的大腦自動忽略,甚至美化成「可愛的特色」。你願意為她付出時間、精力,甚至做出種種不理性的承諾。那種追逐的過程,那份對「得到她」的強烈渴望,讓你感到無比興奮和充滿動力。這就是「熱戀的濾鏡」。
然而,當關係確立,您已得償所願,激情便會緩緩褪去,那層美麗的濾鏡也隨之變得稀薄。您開始看見一個更真實的她/他,一個擁有普通人喜怒哀樂、優缺點並存的個體。你們的背景差異、性格摩擦、價值觀衝突,這些在追求期間完全被忽略的問題,開始一一浮現。曾經令您心動的特質,如今可能變成了難以忍受的習慣。於是,爭執、失望、痛苦接踵而來。最終,一段曾經被認為是命中注定的關係,在無盡的疲憊中走向了分手的結局。那種從雲端跌落的痛楚,我亦曾體會,相信您也有同感。
這個循環,我年輕時曾重複了五六次,或許您經歷的次數更多。然而,我相信您和我一樣,每一次都帶著傷痛與困惑,質問自己為何總是看錯人。
直到最後,我們遇到了現在的太太/老公。這段關係的起點,或許沒有當初那種乾柴烈火的激情,但它建立在更深層的基礎之上——理解、接納、價值觀的契合,以及對彼此真實面貌的坦然接受。這是一份成熟的愛,我們知道對方並不完美,我們也知道生活充滿挑戰,但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承諾和應對未來的框架。這份關係,讓我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安穩與踏實。
請記住這個從「激情追逐」到「成熟相守」的過程。因為,你在投資市場所經歷的一切,不過是將這個愛情劇本,用金錢作為主角,重新上演了一遍。
投資的「興奮-清醒」循環:大腦化學物質的完美風暴
你或許會覺得驚訝,但你在股票市場上的那種「買入前極度興奮,賣出後極度懊悔」的行為,其背後的神經化學機制,與上述那段從熱戀到分手的過程,幾乎是完全同構的。我將其稱為投資的「熱戀與清醒循環」。
第一階段:「熱戀期」——由「多巴胺」驅動的非理性狂熱
當一個極具吸引力的投資「故事」出現時——無論是革命性的新科技、爆炸性的行業增長,還是朋友信誓旦旦的「內幕消息」——你的大腦便會啟動這個循環。
主角是我們大腦中的一種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 (Dopamine)。多巴胺常被稱為「快樂荷爾蒙」,在我們強烈運動之後,甚至在食糖時都會分泌。但更精準地說,多巴胺是「慾望與期待的荷爾蒙」。它在你「預期」將會獲得巨大回報時大量分泌,驅使你去追逐。它就像催化劑,點燃了你投資的「熱戀之火」。
⬆️ 多巴胺在腦內產生並傳輸的機制
在多巴胺的主宰下,你的大腦會進入一種高度聚焦但極度偏頗的「狩獵狀態」。你會不自覺地為那隻股票戴上完美的「愛情濾鏡」。你會像一個熱戀中的情人一樣,瘋狂搜集所有能證明「她是對的人」的證據——你會只看好消息,只聽樂觀的分析,並將所有負面資訊視為無關緊要的雜音。你不是在做客觀研究,你是在為你早已萌生的「愛意」尋找理論支持。
⬆️美圖秀秀是非常出色的濾鏡軟件, 美圖秀秀「P」出千萬個女神 (經濟日報 2019-3-21)
這就是你信心爆棚,大膽投入的時刻。你感覺自己無比清醒,實際上,你的理性思考中樞,前額葉皮質,已經被多巴胺的化學洪水大部分淹沒。你正處於一場由生理本能主導的、對利潤的狂熱追求之中。
第二階段:「清醒期」——濾鏡破碎後的痛苦現實
熱戀總有盡頭。在投資市場,這個轉折點就是市況的逆轉。當股價開始持續下跌,你期待的回報不但沒有兌現,反而變成了日益擴大的虧損。
此刻,你的大腦會發生一場劇烈的化學政變。驅動你興奮的多巴胺水平會懸崖式下跌,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種荷爾蒙——皮質醇 (Cortisol) 的急劇飆升。皮質醇,是我們熟知的「壓力荷爾蒙」。虧損的壓力、對未知的恐懼,讓你的身體進入了原始的「戰或逃」應激狀態。
⬆️皮質醇是身體應對壓力時,啟動「戰鬥或逃跑」反應的一部分。它能提高血糖水平、血壓,並增強警覺性,以便應對緊急情況。
在這場風暴中,你的「清醒期」到來了。但這是一種極其痛苦的清醒。
那層美麗的「濾鏡」瞬間破碎。你突然能以一種冷酷的、批判性的眼光,重新審視你當初「愛上」的那家公司。所有被你忽略的風險——過高的估值、激烈的競爭、管理層的隱患——此刻都變得無比清晰和刺眼,就像分手後才猛然醒悟對方身上有那麼多你無法忍受的缺點。
你的理性思維在皮質醇的鞭策下強行回歸,但它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審判過去那個被多巴胺蒙蔽的自己。讓你痛苦不堪:「我當初怎麼會這麼蠢?這麼明顯的風險我為什麼看不見?」
而壓垮你的最後一根稻草,是源自我們基因深處的「損失規避」心理。大量的行為金融學研究證明,虧掉100元帶來的痛苦,遠遠大於賺到100元帶來的快樂。在皮質醇和損失規避的雙重夾擊下,你的大腦只有一個指令:立刻停止痛苦! 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賣出股票,結束這種賬面浮虧帶來的不確定性折磨。
於是,你在市場最恐慌、股價最廉價的時候,親手斬斷了這段「關係」。你賣出的那一刻,不是理性的止損,而是情緒崩潰後的逃離。
最關鍵的一點是:請你明白,經歷這個循環,並不是你的錯,也不是你的性格有缺陷。這是一個寫在我們人類基因裡的生物反應。這個為了讓我們祖先在野外能生存下來的原始系統,在現代金融市場裡,卻成了一個讓我們穩定虧損的陷阱。承認這一點,是我們邁向成熟投資者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我們不必為自己的本能感到羞愧,但我們必須學會如何管理它。
建立你的「投資者誓言」
那麼,我們該如何打破這個宿命般的循環?答案,就在我們從「激情愛戀」走向「成熟婚姻」的歷程中。我們需要為我們的投資,建立一套類似於婚姻承諾的、基於理性的「投資者誓言」。
這不是一個交易員的短線「作戰計劃」,而是一個長線投資者深思熟慮的關係契約。
這個誓言,應該在你心如止水、沒有任何「戀愛對象」時訂立。它不是用來預測市場的,而是用來管理你自己的。
第一條誓言:「婚前協議」——我的投資憲法
在「愛上」任何一隻股票之前,你必須先明確你的擇偶標準。這就是你的投資哲學和選股清單,一份不容妥協的「婚前協議」。它應該是量化的、客觀的。例如:
- 我只投資於我能完全理解其商業模式的公司。
- 我要求公司連續五年保持正向現金流。
這份協議的目的,是在多巴胺試圖讓你「一見鍾情」時,為你提供一個冷靜的篩選工具。
第二條誓言:「分手條件」——我的退出規則
這是整個誓言中,最能保護你免受情緒傷害的部分。
你必須在買入前就寫下來,在什麼情況下,你必須無條件地、冷靜地結束這段關係:
- 管理層的「背叛」:
- 業務方向的「變心」:
- 宏觀形勢的「不可抗力」:
第三條誓言:「定期溝通」——我的檢視紀律
一段健康的婚姻需要定期的、高質量的溝通,而不是24小時的監視。同樣,一筆成熟的投資,需要的是紀律性的定期檢視,而不是每天盯著股價的漲跌,讓自己陷入情緒的過山車。
你可以設定一個檢視週期,例如每個季度,在公司發布財報後。你的檢視,不是看價格,而是重新審視你的「投資者誓言」:這家公司是否還符合我的「婚前協議」?有沒有觸發任何「分手條件」?
結語:從市場的情人,到財富的伴侶
我們這一代人,在事業和家庭上,早已學會了用理性和責任去取代年輕時的衝動和激情。我們懂得,一段長久而幸福的關係,靠的不是荷爾蒙的瞬間迸發,而是深思熟慮的承諾和日復一日的經營。
然而,在面對金錢的誘惑時,我們卻常常讓那個早已逝去的「青春期少年」重新佔據我們的大腦,讓他用最原始、最衝動的方式,去主導我們關乎半生積蓄的重大決策。
今天,我們一起解構了這個從「熱戀」到「清醒」的虧損循環,並從生物本能的層面理解了它的根源。這不是為了給過去的失敗找藉口,而是為了讓我們能徹底地與那個幼稚的投資者告別。
真正的投資大師,不是沒有情緒的機器人。他們只是更深刻地理解了人性的弱點,並用一套堅固的、理性的系統,為自己打造了一道防火牆。他們選擇不去做市場的「情人」,追逐短暫的激情,而是努力成為財富的「終身伴侶」,追求長期的、穩定的、可信賴的關係。
* 以上圖片均來自互聯網的公開來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