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通脹復燃,投資凶險?
2024年12月13日
美國通脹回落到聯儲局目標範圍,但近期跡象表明,反彈壓力正在增大!🔥 11 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年增率上升至 2.7%,能源價格跌幅收窄、工資和房屋支出持續高位,這些因素或將推高未來通脹。
再加上特朗普可能重啟關稅政策,通脹升溫風險進一步增加,令投資市場面臨更多挑戰。市場波動指數(VIX)目前僅約 13%,是否過於低估了風險?🤔
這場通脹變局如何影響投資策略?
最近幾天與應用追夢投資系統的學員交流,回顧和總結了他們的實際應用經驗。
全面運用整個系統且具有中等風險承受或以上能力的學員,今年整個金融資產財富增長幅度介乎 +19% 至 +40%。由於這些學員持有一定比例的美國國庫債券(直債),他們的投資組合波動性和風險較純股票資產組合大幅降低了 33% 至 50%。
總體而言,100%使用系統的學員至今獲得正回報,沒有任何人出現虧損。
🤵🏻♂️: “若是以前的我,早就獲利清倉美股,怎可能等到現在獲得這麼理想的回報?”
👨🏻🔧“以前行山的時候不停看報價,股票出出入入,投資大幅虧損;現在生活寧靜很多,投資回報遠超從前!”
👨💼“從前總覺得美股好貴,沒有理性系統評估,現在根據策略進行配置,不再跟從感覺,真的完勝從前”
這些都是學員在交流中的回饋分享。
追夢投資系統強調的是實現整體財富的穩健增長,而非僅投資幾萬元的小額投資,獲取對實現夢想或人生目標毫無意義的回報。因此,學員的實際回報金額介乎港幣數十萬至百萬元以上不等。對於一般中產階層來說,這些回報具有相當意義。
每位學員根據系統及自身背景,自行配置了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案,因此沒有兩位學員的投資組合完全相同。在此過程中,不少學員對市場波動已不再敏感,原因包括投資組合的波動性遠低於純股票組合。此外,他們對各種行情信號有清晰的應對策略,何時投資多少,何時沽出多少,早已心裏有數,對投資方向充滿清晰度。人一有清晰度,信心就會建立,再不會對市場恐懼。
每位學員每月投入在確認和研究投資週期行情上的時間少於 5 至 6 小時,部分學員甚至在無需觀察數據的日子裡,會忘記自己的投資組合。這使他們能全力投入事業或盡情享受生活,同時獲得無痛的投資回報。這正是追夢投資系統的核心理念——利用金融市場,而非被市場牽著鼻子走。
以上僅是整個故事的第一部分,屬於行情順境時的情況。然而,更重要的財富增長契機在於行情逆境之時,這也是追夢投資系統的核心價值所在。當未來學員在逆境中按照系統執行投資策略,便能圓滿完成「上山下坡」的過程,親身體會到系統如何解鎖他們的投資潛能,並理解為何富豪和專業投資者總能在市場中長期獲勝。
另外,感謝學員們對系統的執行應用上的其他反饋,例如想涵蓋更多國家不同資產類別,更多貸款應用的策略,更多元的執行方式等,這些將會加入到正在開發中的3.0版本裡。
說到今天關於通脹的主題,在與學員交流的過程中,他們普遍觀察到,美國通脹雖然較此前顯著回落,逐漸接近聯儲局的 2% 目標,但短期內進一步下降的動力不足,甚至出現反彈趨勢。儘管這並非長期趨勢,但我們必須為 2025 年可能出現的通脹反彈做好準備,因為這可能讓聯儲局陷入兩難局面。
根據最新數據,美國 11 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年增率回升至 2.7%,高於 10 月份的 2.6%。此次通脹反彈的主要原因在於拉低通脹的因素逐漸減弱:
- 能源價格下降幅度收窄:11 月能源價格同比下降 3.2%,低於 10 月的 4.9%。
- 汽車價格跌幅縮小:新車價格同比下降 0.7%,低於 10 月的 1.3%。
而推動通脹上升的因素如工資增長和房屋支出,則分別維持在 4.7% 和 4% 的高位。由於能源價格已回到過去 20 年的平均水平,未來要大幅低於 2024 年的可能性不高。同樣,汽車價格的跌幅因特朗普未來可能實施的關稅威脅,也可能出現反彈。
禍不單行是,特朗普廣泛地增加關稅會影響生活成本的每一個環節,令通脹埋下了反彈動力。具體會透過4個方式出現,邏輯是這樣的:
1. 轉嫁成本
當進口商需要為外國進口商品支付額外的關稅成本時,他們通常不會自行承擔這些額外費用,而是將其加到商品價格中,最終由消費者支付。
假設一家美國超市從歐洲進口高級橄欖油,原價是 20 美元每瓶。政府實施了 25% 的進口關稅,進口商現在需要為每瓶橄欖油支付 5 美元的關稅。為了保持利潤,進口商將價格提高到 25 美元每瓶。消費者在購買橄欖油時,就不得不支付更高的價格。
2. 競爭減少
關稅使得外國進口商品價格上漲,美國本土商品因此變得相對有競爭力,但這同時減少了市場上的競爭壓力。本土企業利用這種優勢,提高商品價格。
假設市場上有兩家手機供應商:一家美國本地公司和一家亞洲進口品牌。原本亞洲品牌手機因價格便宜,佔據了市場的 60% 份額,但關稅使得亞洲品牌的手機價格上漲 20%。結果,美國本地品牌的市場競爭壓力減少,不僅不需要降價,甚至還將價格從 700 美元提升到 750 美元,因為消費者的選擇變少了。
3. 工資上漲
當商品價格因關稅上升導致生活成本增加,工人通常會要求提高工資以應對生活壓力。企業為了滿足這些要求,不得不提高工資,但這也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最終進一步推高商品和服務的價格。
例如一位餐廳員工原本每月收入 3000 美元,但由於食品和必需品價格因關稅影響大幅上漲,他的生活壓力加重,於是要求加薪至 3300 美元。餐廳為了支付更高的工資,將菜單上的餐點價格提高了 10%,顧客在餐廳用餐時需要支付更高的費用。
4. 零售商趁機漲價
部分零售商利用關稅作為藉口,在實際成本增加有限的情況下,進行不成比例的價格上漲,來獲取更高的利潤。
一家賣衣服的零售商進口了少量國外面料,關稅使其面料成本增加了 5%。然而,零售商以「關稅增加成本」為由,將衣服價格從 50 美元提升到 60 美元,遠遠超出了實際的成本增加部分。消費者雖然對價格感到不滿,但因為市場普遍存在這種情況,仍然不得不接受漲價。
如果經濟正常發展,2025 年的美國通脹壓力或將加大。聯儲局需判斷通脹屬於短期還是長期趨勢,這將直接影響減息的節奏。然而,隨著聯儲局在 2024 年第三季開始減息,美國經濟已逐漸回暖。若停止減息,經濟可能再次面臨風險。
目前美元利率已不再處於接近零的水準,而是達到約 4%。與2022年不同,債券市場的急跌可能性已大幅降低。然而,若經濟開始下滑而聯儲局無法果斷減息,美股市場或將面臨重大挑戰。
最後,在如此多的不確定風險前提下,當前的 VIX 波動指數僅約 13%,這顯示市場對風險資產的風險過份地低估。儘管目前沒有明顯的經濟危險信號,但投資者應充分考慮政策性風險,並在資產配置中做好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