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 🔥 世紀決裂後,再被捧上神枱/打落地獄?(短片❤️🎥+文章版)
11.06.2025
【5分鐘閱讀】
如果你曾經在2020年見證過Tesla股價2年內從28美元(拆股調整後價格)飆升到超過400美元大升15倍的瘋狂;如果你曾經在2022年也親歷過它一年之間暴跌70%的恐慌,那麼你一定明白,Tesla和Elon Musk 從來都不是一間普通的汽車公司。這兩個名字,一直代表著一種文化、一個夢想,甚至是一種信仰。
然而,就在此刻,這座由鋼鐵、鋰電池和無盡夢想構建的宏偉神殿,正劇烈地動搖。它的股價再一次像一艘在狂風惡浪中航行的巨輪,時而被推上浪尖 (四月至五月共漲了70%),時而又被狠狠砸向谷底(六月初兩天狂瀉共21%),讓船上所有的投資者都感到暈眩、恐懼,卻又無法移開目光。
我們今天將一同踏上這趟驚心動魄的旅程,深入剖析這場美國總統與天才狂人的世紀決裂後,Tesla面臨的會是萬丈深淵,就像2019年差一個月就破產的危機,還是潛藏萬丈光芒,又一次出現4年升30倍的機遇?
請繫好安全帶,我們即將進入風暴的中心。
詳細分析,請繼續觀看Pro 版
【15分鐘閱讀】
地獄之火:萬劫不復的深淵
現在,Tesla正站在懸崖邊緣,面臨三股足以將其撕成碎片、徹底吞噬的恐怖力量。
政治絞殺
曾幾何時,馬斯克與特朗普的聯盟,是華盛頓權力走廊中最令人艷羨的。那是一種近乎「國師」與帝王的共生關係,讓Tesla如魚得水,享受著政策紅利。
⬆️ 2024年11月,特朗普全家勝選之夜大合影時,特朗普主動邀請馬斯克父子入鏡,關係如家人密切。
但在2024年大選後,這份關係走到了權力的頂峰,也埋下了崩塌的伏筆。2025年6月,一場「世紀決裂」爆發,馬斯克公開抨擊特朗普的核心經濟政策,這種行為等於公開背叛,引發了特朗普雷霆報復。
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用最冰冷的語言誓言要親手斬斷馬斯克整個商業帝國的命脈——那些來自政府的巨額補貼與國防合約。這場經濟戰爭宣言,瞬間引爆了市場的極度恐慌。Tesla股價單日暴瀉超過14%,創下歷史最慘烈的跌幅,並在短短數月內,市值累計蒸發超過3800億美元。這筆錢,足以買下福特、通用、法拉利等數家汽車巨頭。這血淋淋的教訓證明,無論企業的科技多麼先進,一旦被捲入最高層級的政治絞殺,其後果都是災難性的。
⬆️ 6月4日特朗普表示最簡單節省政府開支的方法就是取消政府與馬斯克簽署數以十億美元計的合同 (X post)
⬆️ 6月5日馬斯克反擊表示特朗普牽涉在性醜聞案當中,此貼文在稍後時間下架。(X post)
品牌崩塌
曾經,馬斯克的名字是Tesla最大的、最無價的資產,但現在正變成最沉重、最致命的負債。他的爭議性言行,正無情地侵蝕著多年來建立的品牌價值。2025年3月底的民調數據令人擔心:高達67%的美國人表示不會考慮購買Tesla,其中近四成人直指原因就是馬斯克本人。Axios企業聲譽排名中,Tesla從一年前還能名列前茅的第8位,斷崖式地暴跌至第95位,幾乎墊底。當一個品牌的靈魂與一個日益分裂、善變、且充滿爭議的個體完全捆綁時,其價值基礎會變得脆弱。這對於一個需要消費者付出高昂溢價的奢侈科技品牌來說,是重大打擊。
⬆️ 67%的美國人表示不會考慮購買Tesla (2025-4 :electrek 引述YouGov 及Yahoo 調查)
市場血海
即便沒有政治與品牌危機,Tesla的核心業務——汽車製造,也已深陷產業風暴。全球電動車市場,特別是在世界的製造業中心中國,早已進入了最殘酷、最無情的「內卷時代」。這部份我在2月初文章有關“中國模式”已有詳細闡述。這是一場血腥的價格戰,高額利潤的黃金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而那個令人畏懼的挑戰者比亞迪(BYD),其全球純電動車銷量已連續兩季超越Tesla。當對手能以低三至五成的價格,提供續航、科技、甚至設計都極具競爭力的產品時,Tesla的品牌溢價,正在被稀釋和挑戰。
政治上腹背受敵,品牌上眾叛親離,市場上利潤微薄。驟眼看去,Tesla似乎已經被逼入了死路,前面是懸崖,後面是追兵。
⬆️Tesla 上海廠房出貨量在四月份按月下跌26% (2025-5 南華早報)
⬆️中國電動車在國內大幅劈價,引起中國當局關注出面調停。 (2025-6-7 Yahoo)
馬斯克的秘密藍圖
但是… 這一切的混亂、痛苦、掙扎與煎熬,會否早在那個男人的預料之中?會否我們一直以來所死死盯住的汽車銷量、市場份額,都只是他宏偉藍圖中的一場障眼法?
在看似廢墟之下,馬斯克正悄悄構建一個由四大支柱擎立的未來帝國,其任何一根支柱的潛力,都可能超越整個汽車業務。
人工智能 (AI)
馬斯克斥巨資收購X(Twitter),並非只為了一個社交平台,而是為其AI公司xAI買下了一座獨一無二、關於全人類思想、情感、慾望與對話的實時數據金礦。這與其他AI靠抓取靜態網頁數據來學習有著本質區別。這是AI模型Grok無法被複製的獨特優勢。金融界已嗅到其中蘊藏的巨大價值,xAI的估值已衝破千億美元,證明了其巨大潛力。
⬆️Grok發行債券估值超過1130億美元,根據摩根士丹利最新消息,目標發行的50億美元債券已獲認購接近七成,反應踴躍。 (2025-6-10 bloombeg)
全自動駕駛 (Robotaxi)
實現真正的自動駕駛,最關鍵的要素是無窮無盡的「練習」。在這個賽道上,Tesla遍布全球的數百萬輛車隊,正以「影子模式」,在全球的複雜道路上,每天24小時永不疲倦地「練習」。其終極目標Robotaxi網絡,旨在讓每一輛Tesla從一件持續折舊的負債,轉變為能為車主自動賺錢的資產。Tesla已計劃於幾天後6月12日在奧斯汀推出Robotaxi服務。初期部署預計為10至20輛Model Y車隊,並在遠端監控下運行。如整個業務成功,每年可能帶來數百億美元的收入,將徹底改變公司的估值模型。
⬆️Tesla 計劃於6月12日在美國奧斯汀推出Robotaxi服務
人形機械人 (Optimus)
如果說Robotaxi是顛覆交通,那麼Optimus人形機械人,則是對整個人類社會生產方式、甚至對「人類文明」本身的終極顛覆。Optimus人形機械人在6月演示令人驚嘆,展現執行家務及工廠任務能力,並透過單一神經網絡從人類影片中學習。馬斯克相信這是Tesla有史以來最龐大的產品,其目標市場規模可能高達5萬億美元。這意味著人類將從所有重複性、危險性、枯燥性的勞動中被解放出來,社會的生產力將得到難以想像的提升。這不是在賣一個產品,而是在親手開啟一場新的工業革命。
⬆️Tesla Optimus 將於2026年開始規模化生產 (2025-2-12 Yahoo)
Tesla能源 (Tesla Energy)
這個常被忽視的業務已是現金牛。在過去一年,其收入飆升67%,突破百億美元,毛利潤更是翻倍。在AI數據中心耗電巨大和全球能源轉型的兩大不可逆趨勢下,Tesla的電網級儲能方案正成為未來數字化和綠色化世界的關鍵基礎設施。它就好像是那個在淘金熱中,賣鏟子和牛仔褲的人。
⬆️Tesla 提供的太陽能儲存系統技術
終極抉擇:天才與狂人的危險賭局技術
儘管未來藍圖宏大得令人心醉,但Tesla的命運,最終還是掌握在馬斯克這個集天才與狂人於一身的混合體手中。歷史一再證明,商界領袖過度涉足政治是極其危險的遊戲。馬斯克那種打破一切傳統框架、蔑視一切權威的性格,是Tesla成功的核心原因,但當這種性格被原封不動地應用於複雜、敏感的政治舞台時,就變成了賭上整個帝國的瘋狂豪賭。
這將Tesla引向了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救贖之路(約55%機率)
馬斯克開始意識到政治的危險,減少在政治上的投入,更大地回歸科技與創新,將精力全部投入四大支柱。憑藉無可比擬的技術願景和執行力,Tesla克服了暫時的品牌陣痛和市場競爭的壓力,最終兌現其顛覆世界的潛力,股價重返巔峰。事實上,世人善變,只要他提供一些服務和產品能解決人們一直以來的重大生活及工作痛點(而又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他們依然會選擇馬斯克,重新愛上他。因為人們痛恨這些問題,多於轉趨政治低調的馬斯克。
⬆️馬斯克與Optimus合照
毀滅之路(約45%機率)
馬斯克的偏執戰勝了理性,在政治的賭局上加倍下注,招致來自建制派毀滅性的、全方位的聯合打擊。監管的大棒、巨額的罰單、合作夥伴的離棄將接踵而至,市場的希望將被徹底粉碎,最終讓Tesla灰飛煙滅。
專業投資人思維
過去兩年,AI浪潮推動科技股屢創新高。但科技行業最殘酷的本質,就是永無止境的顛覆與迭代。今天的龍頭,明天就可能成為被遺忘的歷史。黑莓、諾基亞、雅虎的轟然倒塌,難道不正是刻在我們記憶中最慘痛的前車之鑑嗎?
如果你以為,只要押中一兩隻所謂的「天選之股」,長線持有,就能決定你下半生的退休命運,那可能會讓你大失所望。今天的Tesla,正血淋淋地向我們展示著「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千古鐵律。你能保證馬斯克明天不會再闖出什麼禍事嗎?你能保證他不會在哪一次政治豪賭中,徹底輸掉所有籌碼嗎?一旦這些風險爆發,你的個人財富,可能在一夜之間,就化為烏有。
如果你現在還是年青,例如只有20多歲,沒有自己家庭,沒有多少財富,基本什麼都沒有,但就是擁有著人生最寶貴的青春無限,冒著重大投資風險,即管出了大錯,問題一般也不太大。但是,如果您現已貴為中產的中年朋友,有家庭,有一定財富,基本你已屬於不能在累積財富上犯大錯了。
⬆️我經常鼓勵即將幼稚園畢業的小女Anna,必須勇於嘗試,只要不是危及生命,犯錯失敗了沒什麼大不了。越早與錯誤和失敗成為好朋友越好,因為他們不是來害你的,而是來幫你的。然而,作為中年以上的投資人,若在財富上犯了大錯,據我見證過無數的例子,大部份都很難很難翻身。
正如我在4月29日文章:《美股將創新高 小心科技陷阱?》說明,世間最悲哀的事情,從來不是錯過一波瘋狂的行情。而是你明明看準了科技時代大趨勢,卻因為將所有賭注押在了單一一個充滿變數的個股上,最終落得血本無歸的下場。你以為自己搭上了駛向未來的方舟,結果卻可能因為船長一個人的失誤、醜聞或政治風暴,最終連同巨輪一起,被市場的冰冷海水無情吞噬。
Tesla的故事,是一場關於信仰與恐懼的極致對決。美國的科技產業,毫無疑問仍然是全球最優秀、最值得配置的投資主題。但是,個別企業的非系統性風險,已經被放大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請你記住,你不是巴菲特, 你沒有數以百計的人在背後協助計數, 你更沒有他超過40年的投資經驗和智慧,最重要的是你沒有能力控制管理層,更沒有每年 海量的保險金流入。因此,與巴菲特不同,投資組合過分集中個別股票不適合一般中產投資者 。
投資不是賭命,“<8%”分散規則才是王道, 百試百靈。 不要讓你的信仰,最終成為埋葬你財富的墳墓。不要讓你一生的積蓄,去為另一個人的命運買單。審慎航行,敬畏風險,才是唯一能讓你在這個瘋狂、混亂、卻又充滿機遇的時代生存下來,並最終抵達彼岸的方法。
* 以上圖片均來自互聯網的公開來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