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戶追尋快感🙋🏻♂️富豪追尋幸福感,你選擇哪一種?(文章版)
08.07.2025
【5分鐘閱讀】
這些畫面是否似曾相識?
市場傳出一個未經證實的利好消息,科技股在盤前交易中飆升了20%。你的手機不斷彈出朋友群組的訊息:「追唔追?」「再唔追就冇!」一股強烈的「錯失恐懼症」,那種我們常說的「囉囉攣」的感覺,湧上心頭。你彷彿看到別人都在盛宴中大快朵頤,而你卻被拒於門外。你問自己,難道我就這樣錯過一個「一鋪翻身」的機會嗎?我的投資策略是不是太保守、太「離地」了?
這些疑問,這種貪婪與恐懼的拉扯,無數人也曾經歷過。
過去十多年,在私人銀行的生涯中,我見證了太多在市場中起伏的人與事。我曾與那些在福布斯富豪榜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商討策略,舉杯慶祝;也曾目睹過一些曾經叱咤風雲的企業家,如何在金融市場的驚濤駭浪中,最終連自己的身家性命都輸掉。
我一直在思考,投資成功與失敗的分野,究竟在哪裡?是智商?是資訊?還是運氣?
直到最近幾年,我才終於找到了一個能徹底解答我多年困惑的答案。
我重新拾起了讀碩士時最著迷的「行為金融學」,並一頭栽進了大量最新的醫學和神經科學研究中。這兩者的碰撞,為我帶來了無比的清晰,全新的角度,讓我看透了問題的底層邏輯,並為完善一整套真正適合中產階級的投資武器,找到了根本性的突破口。
這個底層答案,不在金融模型裡,不在經濟數據中,而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體裡。
在6月18日的文章《「真正讓你投資血本無歸的😵是多巴胺!🧬」》中,我揭示了一個殘酷的真相:在市場資訊的洪流中,我們的大腦會被體內的「多巴胺」與「皮質醇」所挾持,陷入極度興奮與極度沮喪的情緒過山車,最終做出追漲殺跌的本能反應。
因此,我們必須建立一套嚴謹的投資框架,以抵禦這些生理本能的侵蝕。請記住,在投資世界裡:沒有框架,幾乎注定失敗。 因為那些讓一般人覺得「正常」、「合理」的投資決策,往往正是讓我們與理想回報背道而馳的根本原因。
然而,僅僅防守、避免虧損,只是故事的一半。這引出了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為何福布斯富豪榜上的巨賈,以及無數成功的長期投資者,不僅沒有被市場吞噬,反而能獲得如此驚人的財富?
答案的核心,在於他們追求的目標完全不同。他們並非追逐多巴胺驅動的短暫「快感」,而是尋求一種由「血清素」所滋養的、更深層次的「幸福感」。這也正是投資領域的奧秘所在:在資本市場中,只有中長線的價值投資,這條看似平淡的道路,才能持續地為你帶來這種內心的安寧與滿足,促進血清素的穩定分泌。
今天,就讓我為各位再次深入剖析,揭示這兩種化學物質如何主宰我們的財富命運,並闡明為何我始終堅信:真正的財富增值,源自對「幸福感」的耕耘,而非對「快感」的沉溺。
詳細分析,請繼續觀看Pro 版
[短片預期於2025-7-9 星期三完成,會以獨立電郵發送】
【15分鐘閱讀】
讓我們回到那個深夜交易的場景。那種讓你心跳加速、血脈沸騰的感覺,主要來自於大腦分泌的一種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
多巴胺 (常被坊間譽為「快樂荷爾蒙」,它是「慾望與期待的荷爾蒙」或「獎勵預測荷爾蒙」) - 它在你「預期」將會獲得獎勵時大量分泌,而不是在你「已經」獲得獎勵時。換言之,最刺激的,並不是你贏錢那一刻,而是你下注後,等待開牌那一刻。
這就是投機的魔力所在!
看著圖表,猜測下一個阻力位,判斷資金流向,然後「啪」一聲按下交易鍵——整個過程,就是一場多巴胺的盛宴。你的大腦在說:「嘿!這件事充滿不確定性,但有可能帶來巨大回報!太刺激了!」
這種感覺讓你血脈沸騰,深信自己無比清醒。但實際上,當大腦被這種強烈的興奮感主導時,我們那個負責理性分析和風險控制的「剎車系統」,基本上就已經暫時失靈了。
這就好比吃甜品。第一口朱古力蛋糕,濃郁香甜,無比美味,你的多巴胺水平瞬間飆升。但如果你每天都沉溺其中,很快,一塊蛋糕已經無法觸動你的神經,你需要兩塊、三塊,甚至尋求更甜膩、更「邪惡」的款式,才能勉強複製最初那份快感。
這,就是「多巴胺耐受性」~ 一切成癮行為的共同劇本。
無論是賭桌上那令人興奮的輸贏、香煙點燃時尼古丁的瞬間衝擊、吸食「太空油」等毒品帶來的迷幻、酗酒後的麻痺、沉迷在電子遊戲世界裡的虛擬升級,還是透過暴飲暴食尋求慰藉,背後都是同一個魔鬼在操縱。這個機制會誘騙你越陷越深,讓你越玩越多、越食越密、越來越沉迷,最終被鎖在一個難以自拔的生理枷鎖之中。
投機交易也是完全一樣的邏輯。
起初,你可能只是用幾萬塊小試牛刀,賺了10%,你興奮不已。但很快,10%的波幅已經無法刺激你。你需要更大的注碼,更高的槓桿,更短的交易時間,去追逐那種瀕臨極限的快感。你從投資股票,到玩期貨、期權,甚至瘋狂的槓桿加密貨幣合約。你的每月交易次數越來越多,你開始對幾小時內的價格波動斤斤計較。
你以為你在「投資」,其實你只是在滿足你大腦對多巴胺的渴求。你成了一個「多巴胺癮君子」,一個被市場的隨機波動支配的奴隸。
然而,這場盛宴還有一個不速之客——皮質醇,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壓力荷爾蒙」。當你的預測失誤,市場走勢與你背道而馳時,賬面上的虧損會讓你的身體釋放大量皮質醇。你會感到焦慮、恐懼、心慌。你的大腦進入原始的「戰鬥或逃跑」應激狀態。結果就是低價沽出,大額虧損。
這就形成了一個極其毀滅性的循環,一次又一次發生。
這正是從生理學角度,解釋了為何「100個散戶投機,最終只有兩人能長期成功」的殘酷現實。絕大多數人都在「多巴胺帶來的亢奮」與「皮質醇引發的沮喪」之間乘坐情緒過山車,反覆折磨,最終心力與資本雙雙耗盡。當你的情緒被市場的隨機波動所綁架,經歷著極致的狂喜與絕望,這種生理與心理上的巨大消耗,是超過九成的人都無法長期承受的。
最重要的是有這些心情的起伏,如何上班做出好成績?升職加人工機會渺茫,這同時影響你的工資收入增長。工資沒有明顯增長,你工作不開心,更會沉迷於投機,希望獲得更多的快感。就是這樣循環不息,情況持續加深,直至財富全面崩潰為止。
至於那兩位成功的倖存者,是我親身見證過的極少數真實案例。他們無一不是在25歲前就開始了近乎全天候的深度鑽研,不僅天賦異禀,更能承受極端高壓。在我2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合作交流過數千人,見過數百位依靠中長線投資取得卓越成就的夥伴,但真正靠短線投機獲得長期成功的,僅此二人。
血清素的祝福 : 為何「投資」像經營婚姻,平淡是福?
血清素,被稱為「幸福荷爾蒙」,它與滿足感、平靜、歸屬感和長期的幸福緊密相連。它不像多巴胺那樣帶來強烈的、短暫的衝擊,而是像一股溫暖的細流,持續地滋養著我們的內心。
什麼事情能提升血清素水平?沐浴在陽光下、適度的運動、與摯愛的人共度高質量的時光、為團隊做出貢獻並獲得認可、完成一項有意義的長期工作……你會發現,這些都不是「即時滿足」的事情,它們需要時間、耐心和付出。
中長線投資,在本質上,就是一場追尋血清素的旅程。它與我們從「激情愛戀」走向「成熟婚姻」的歷程,幾乎是完全同構的。
它就像經營一段幸福的婚姻。你不會因為今天伴侶對你笑了一下就欣喜若狂,也不會因為一次小爭吵就嚷著要離婚。一段長久而幸福的關係,靠的不是荷爾蒙的瞬間迸發,而是深思熟慮的承諾和日復一日的經營。你看重的是長期的承諾、共同的成長和日積月累的信任。
它也像養育一個孩子。你看著他從牙牙學語到長大成人,這個過程充滿了辛勞和付出,但當你看到他成為一個正直、善良、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時,那種發自內心的滿足感,是任何短期的快感都無法比擬的。
當中長線投資者買入一家公司的股票時,他不是在「買一組代碼」,而是在「成為這家企業的股東」,成為它的長期夥伴。他會花時間去理解大量公司基本面。利用經濟數據市場數據來判斷投資周期,這需要付出時間,並根據大量客觀數據進行評估等待或行動,而行動一年可能只有5-8次。
這個過程,沒有K線圖的刺激,沒有盤中追漲殺跌的快感。它更像是偵探工作,或者學術研究,需要的是耐心、理性和深度思考。當你找到一家真正優質的公司,以合理的價格買入,然後持有它,與它一同成長,你看著它的業績每個季度穩步上揚,股價在波動中螺旋式上升——這個過程,帶來的不是多巴胺式的狂喜,而是血清素式的、深刻而持久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你不再關心每天的報價,因為你知道,企業的價值不會在24小時內蒸發。你把時間從看盤中解放出來,用來陪伴家人、經營事業、提升自己。因為你明白,真正讓人累積巨額財富的,從來不是一個牛熊市的起落,而是個人事業與全球投資的長期布局。你的財富在「自動駕駛」模式下增長,而你的生活質量也隨之提高。
這就是為何「100個認真嘗試成為中長線投資者,90個以上都會成功」的底層邏輯。因為你不是在與市場進行一場你輸我贏的零和遊戲,你是在分享人類經濟增長、科技進步的整體成果。只要你選對了列車,即使路途有些顛簸,最終也幾乎必然會到達目的地。
請你花點時間,從頭到尾看一遍福布斯富豪榜名單最富有的100名人士。你會發現什麼? Warren Buffett, Bernard Arnault……這些人是誰?他們是世界上最頂級的投機者嗎?不是。99%是企業的創始人、經營者、長期的控股股東。他們是「中長線投資者」的終極形態。他們建立或投資於偉大的企業,然後長期持有,讓複利發揮其魔力。在這個名單上,你找不到靠短線投機圖表分析的人。
這也解釋了為何我接觸過的絕大部分成功企業家和富豪,都打從心底裡看不起投機。如果你拿著一張圖表,跟他們大談「頭肩底」、「黃金交叉」,試圖教他們如何「炒股」,九成以上會把你客氣地(或者不客氣地)請出去。在他們眼中,這是一種極其低級的、浪費時間的散戶行為。他們會想:「我花了三十年,嘔心瀝血才建立起這個商業王國,深刻理解行業的每一個細節。你憑什麼認為,看幾條線,就能比我更懂得它的價值?」
認識自己,選擇你的幸福道路
看圖投機,追逐的是多巴胺驅動下的「快感」。它像一場華麗的賭局,充滿了刺激、興奮與腎上腺素。但它也是一個陷阱,一個讓絕大多數人陷入「興奮-沮喪」循環,最終身心俱疲、資本耗盡的陷阱。
中長線投資,追尋的是血清素驅動下的「幸福感」。它像一場漫長的耕耘,需要你付出耐心、智慧和對商業本質的深刻理解。它或許平淡,缺乏每日的激情,但它能為你帶來穩固的、可持續的財富增長,以及更重要的——內心的平靜和安寧。
作為40至60歲,已經積累了一定財富和人生閱歷的香港中產投資者,我們更應該明白,人生的下半場,我們追求的不應再是短暫的刺激,而是長久的安穩和幸福。
選擇快感,你可能會贏得幾場戰役,但極有可能輸掉整場戰爭。 選擇幸福感,你將與時間為友,讓複利為僕,最終收穫一個富足而安寧的人生。
願我們,都一起選擇後者。
【✨ 追夢問答成長路 - 逢星期四播出 ✨】
在投資的漫漫長路上,我們最大的敵人往往是自己的「知識盲區」。您是否曾在市場波動時,腦中閃過一個疑問,卻無從解答?或者,您是否好奇過,其他成功的投資者,他們關注的是什麼?他們又會如何提問?
真正的成長,不僅來自解決自己的問題,更來自觀察和理解「別人問的問題」。 這能讓我們跳出個人思維框架,以數以倍計的速度拓寬認知邊界,窺見專業投資者的思考全貌。
每週一,我會與我的同事集中討論每位提交的問題,並開始蒐集與問題有關的數據和資料,而我更會親自錄製節目《追夢問答成長路》回答你的問題,節目會於每個星期四發佈。
您的每一個問題,都將成為我們共同學習的基石;而社群中每一個精彩的提問,都可能是點亮您下一個投資靈感的火花。
歡迎各位點擊以下按鈕提問,我會在節目中回答。
【每個星期一早上九點前收到的問題,將於接着的星期四節目回答;在星期一早上九點後收到的問題,將於下一個星期四節目內回答。敬請注意】
* 以上圖片均來自互聯網的公開來源 |
|